五河县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43条

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

1天前

截至目前,五河县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43条,治理面积约12万平方米,为营造出水清河畅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,打造水韵独具的“皖北水乡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农村黑臭水体大多位于房前屋后,散发出恶臭异味,群众深受其害,五河县人民政府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注重走群众路线,广泛发动群众、充分尊重群众、紧紧依靠群众,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、符合群众意愿的“群众”模式。截至目前,五河县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43条,治理面积约12万平方米,为营造出水清河畅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,打造水韵独具的“皖北水乡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广泛发动群众,营造“群情群力”的良好氛围

为不断增强村民对“农村黑臭水体”治理工作的知晓度、参与度,树立村民爱河、护河意识,五河县积极探索村委会带领村民参与黑臭水体治理路径,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宣传,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、积极性、主动性,营造“全民治水”氛围。五河县小溪镇硖石村后塘农村黑臭水体面积约1024平方米的小水塘,主要污染源为周边一个养殖户畜禽粪污直排,村民与养殖户之间矛盾颇深。在治理该水塘时,镇、村干部先后十余次上门沟通协调,引导企业负责人自觉履行环保职责,共同打造良好生态环境,主动融洽邻里关系。养殖户主动投资自建化粪池暂存收集养殖粪污,定期清理外运。水体变清的同时,村民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。镇、村干部针对该水体的治理成效发放了满意度测评表约200份,群众对臭水沟变身风景线治理成效均表示十分满意。

充分尊重群众,确立“群防群治”的工作模式

为确保治理方案符合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,五河县根据水体具体的黑臭成因,制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群众意愿调查表,通过入户调查、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,广泛听取群众对治理方案的意见,因地制宜编制“一水一策”治理方案,确保方案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。五河县小圩镇陈巷村马拉沟农村黑臭水体,是马拉沟陈巷村段的沟渠,因附近居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,导致水质恶化,水体发黑发臭。陈巷村在初拟“一水一策”治理方案前期,通过走访,逐户宣传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政策,征集村民治理意愿。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后,镇、村干部将具体的治理措施张贴在村公告栏中,并对村民发放调查问卷,广泛听取村民对治理方案的意见,确保治理方案符合实际,具有可操作性。

紧紧依靠群众,建立“群管群享”的长效机制

农村黑臭水体治理,三分靠治,七分靠管。为确保水体“长治久清”,五河县积极探索依靠群众参与维护的常态化管护机制,引导群众采取承包经营等方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,做到“以用促治”。五河县大新镇毛滩村屋后流水沟在完成治理后,毛滩村将约40亩沟塘的经营权分段承包给群众,用于鱼虾田螺等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。截至目前,该村共计已投入鱼苗20000尾,田螺300公斤,种植莲藕12亩,承包户户均增收8000元/月,同时承包户每年户均投入2000余元左右。通过“鱼莲共生”水体治理和长效管护机制,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,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产出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(中安在线网站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)

截至目前,五河县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43条,治理面积约12万平方米,为营造出水清河畅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,打造水韵独具的“皖北水乡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农村黑臭水体大多位于房前屋后,散发出恶臭异味,群众深受其害,五河县人民政府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注重走群众路线,广泛发动群众、充分尊重群众、紧紧依靠群众,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、符合群众意愿的“群众”模式。截至目前,五河县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43条,治理面积约12万平方米,为营造出水清河畅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,打造水韵独具的“皖北水乡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广泛发动群众,营造“群情群力”的良好氛围

为不断增强村民对“农村黑臭水体”治理工作的知晓度、参与度,树立村民爱河、护河意识,五河县积极探索村委会带领村民参与黑臭水体治理路径,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宣传,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、积极性、主动性,营造“全民治水”氛围。五河县小溪镇硖石村后塘农村黑臭水体面积约1024平方米的小水塘,主要污染源为周边一个养殖户畜禽粪污直排,村民与养殖户之间矛盾颇深。在治理该水塘时,镇、村干部先后十余次上门沟通协调,引导企业负责人自觉履行环保职责,共同打造良好生态环境,主动融洽邻里关系。养殖户主动投资自建化粪池暂存收集养殖粪污,定期清理外运。水体变清的同时,村民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。镇、村干部针对该水体的治理成效发放了满意度测评表约200份,群众对臭水沟变身风景线治理成效均表示十分满意。

充分尊重群众,确立“群防群治”的工作模式

为确保治理方案符合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,五河县根据水体具体的黑臭成因,制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群众意愿调查表,通过入户调查、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,广泛听取群众对治理方案的意见,因地制宜编制“一水一策”治理方案,确保方案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。五河县小圩镇陈巷村马拉沟农村黑臭水体,是马拉沟陈巷村段的沟渠,因附近居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,导致水质恶化,水体发黑发臭。陈巷村在初拟“一水一策”治理方案前期,通过走访,逐户宣传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政策,征集村民治理意愿。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后,镇、村干部将具体的治理措施张贴在村公告栏中,并对村民发放调查问卷,广泛听取村民对治理方案的意见,确保治理方案符合实际,具有可操作性。

紧紧依靠群众,建立“群管群享”的长效机制

农村黑臭水体治理,三分靠治,七分靠管。为确保水体“长治久清”,五河县积极探索依靠群众参与维护的常态化管护机制,引导群众采取承包经营等方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,做到“以用促治”。五河县大新镇毛滩村屋后流水沟在完成治理后,毛滩村将约40亩沟塘的经营权分段承包给群众,用于鱼虾田螺等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。截至目前,该村共计已投入鱼苗20000尾,田螺300公斤,种植莲藕12亩,承包户户均增收8000元/月,同时承包户每年户均投入2000余元左右。通过“鱼莲共生”水体治理和长效管护机制,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,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产出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(中安在线网站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)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APP内打开